第237章

推荐阅读:恶役大小姐(nph)另类童话(1v1h 破镜重圆)村口那个盲人木匠(乡村小镇,虐男1v1)幸福家庭(母子哨向 1v2)替身白月光她貌美如花[nph]含珠(古代骨科,1V1)无光深处(H)梁山(复仇公媳高H)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骗婚军士长( H )

    梁九功始终观察着耿舒宁,见到这一幕,唇角抽了抽。
    他有些怀疑张鹏翮那折子里‘此女心机深沉……意图拉拢朝臣’的话。
    比起红颜祸水,以他多年御前大总管的眼力,怎觉得……这分明是个脑子没长全的憨货。
    *
    虽然康熙说是想儿子,可允祉他们进了畅春园后,直接叫李德全请到了偏殿里,跟已经坐了大半日的允祺一起喝茶。
    只有胤禛进了清源书屋正殿。
    耿舒宁要跟着进门,梁九功眼疾手快在门口拦了下:“居士……”
    胤禛打断他的话:“朕要禀报的事与小岁子有关,梁谙达不必管,我会跟皇阿玛解释清楚。”
    梁九功想起龙舟上被打得半死扔去安平堂的嬷嬷,迟疑了下,还是没敢拦,躬身让开了地方。
    屋里只有康熙自个儿,捏着棋子下棋。
    胤禛和耿舒宁一前一后跪地请安——
    “请皇阿玛/太上皇圣安。”
    康熙格外平静,甚至没抬头,只温声对胤禛招手。
    “过来陪朕下盘棋。”
    胤禛微微蹙眉,老爷子不叫起,这一盘棋还不知道下多久,耿舒宁这膝盖……
    耿舒宁从背后戳了戳他,她这时候可不需要狗东西怜香惜玉,别给她增加活命难度好吗?
    胤禛是个冷静之人,只僵了一瞬就自然起身,坐到了太上皇对面,与他慢条斯理下起棋来。
    耿舒宁知道,太上皇这是给她下马威呢。
    其实在历史上,康熙的名声和脾气都比四大爷好特别多,但耿舒宁敢在胤禛面前放肆,却不敢挑衅康熙的底线。
    因为她记得很清楚,爱新觉罗家几个出名的皇帝,都有心中所爱,努尔哈赤有喜哥,皇太极有海兰珠,顺治有董鄂妃,四大爷有小年糕……啧~
    只有康熙和乾隆,做到了雨露均沾,以看似温柔实则铁血的手段创造了康乾盛世。
    乾隆好歹还多情呢,女子于康熙而言,跟饮鸩止渴的毒药差不多,皇祖母他都下得了狠心防范。
    所以,来畅春园之前,耿舒宁就做好了另外的准备,也没想只凭借胤禛的保护来保命。
    *
    父子俩下棋时候不短,梁九功甚至都无声无息进来掌了灯,怎么着也得有一个时辰了。
    耿舒宁看起来伏低做小乖巧得很,实际上早就偷偷换了姿势,跪坐在了地上。
    康熙吃掉自家儿子半壁白子后,眼角余光看到耿舒宁甚至百无聊赖到在地上写写画画,气笑了。
    随手捻起一枚黑子,弹到耿舒宁脑袋上,在耿舒宁的哎哟声中,他冷下了脸。
    “在朕面前都敢大不敬,你可知罪?”
    耿舒宁捂着剧痛的脑门儿,眼泪汪汪,委屈坏了,“回禀太上皇,奴才有幸得见您天颜,脑海中又回想起一种能叫百姓填饱肚子的高产稻谷,忙不迭加深记忆呢……”
    康熙眼眸微眯,“又?”
    胤禛立刻取出耿舒宁递到御前的那几张纸,“皇阿玛,您先看看这个。”
    康熙冷哼了声,不知道两个人在卖什么关子,但笃定两人在装神弄鬼,打定主意要处置了耿舒宁。
    可一低头,瞧见番棒子的前景规划和种植计划,甚至还有试验数据后,他唯一能动的左手颤了下,差点没拿住手里的纸。
    这会子康熙比起胤禛第一次见到这几张纸的时候,好不到哪儿去,叠声问——
    “三四百斤?还不用休耕?不是开玩笑?”
    胤禛点头,“此次岁宁南下,就是为了这番棒子,朕知道事关重大,不放心叫她一个人南下,就带在身边,那些番棒子的种子也收到了朕身边。”
    康熙早就怀疑耿舒宁的那些本事了,这会子干脆问个清楚。
    “你敢说你没对耿氏起什么心思?到底怎么回事,今天你若是不说明白,朕也有法子叫人从她嘴里问出实话来!”
    耿舒宁缩了缩脖子,看吧,康师傅就是比儿子狠。
    胤禛沉默片刻,坦然抬头看康熙,“皇阿玛教过儿臣,最重要的东西自然是要掌控在自己手里的。”
    “岁宁确实有些奇遇,不如叫她自己跟您解释?”
    康熙冷眼看向耿舒宁。
    耿舒宁心里哐当一声,敲响了唱戏的锣,这可是她自己争取来的机会。
    忽悠四大爷和忽悠康熙,肯定不能是一种法子。
    见康熙不说话,耿舒宁立刻直起身叩首,而后口齿清晰解释——
    “奴才在康熙四十二年地震的时候,被砸了脑袋,太医说是无碍,岂料后头又一次差点病重而亡的时候,竟听到仙人的声音,说岁宁与皇家有缘,引得岁宁看到了其中的各种缘法。”
    “只是病好以后,奴才就什么都想不起了,也就没敢跟人说。”
    “神奇的是,后头奴才每次面见万岁爷,都能想起点跟万岁爷有关的事儿来。”
    “那寿果凤柚、轮椅甚至玲珑炭,实则都是奴才梦里被仙人指点,得见万岁爷所为。”
    “上次奴才跟着太后见过太上皇您以后……就回忆起这番棒子来,只是奴才记忆里,这东西不叫番棒子,您老人家亲自给赐了名。”
    康熙心下略动,也格外好奇,脸色不自觉和缓了些。
    “叫什么?”
    耿舒宁扬声道:“此为玉米,黄玉的玉,乃是太上皇忧国忧民,特地为百姓寻得的高产粮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a href="https:///"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gt;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90212/233727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