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推荐阅读:我被系统抹杀后她疯了、你还在想她吗、我在迪迦世界里养怪兽、蛋黄派、我是雄虫!不做米虫难道996、穿书炮灰攻了仙尊的道侣、火影之重建漩涡、我承包了帝国军校食堂、妻子的绯闻、反派流放千年后、
翌日早朝,户部和工部吵了起来。户部提出加收秋粮,工部根据今年的秋收情况提出反对意见,两位尚书吵得不可开交。
下了早朝,康熙留了三阿哥和四阿哥说话:“明年恐怕会有战事,秋粮要加收两成,户部和工部的压力都很大。”
说着看向三阿哥:“老三,朕派你去户部行走,主抓秋粮催收。”
又看四阿哥:“老四去工部农事司,了解今年秋收和旱灾的情况。”
按照惯例,皇子十五岁在早朝站班,半年后在六部领差事行走。
三阿哥刚够年龄,四阿哥还差一些,却因为太子的举荐跟着三阿哥一起站班,一起分配差事。
太子和大阿哥是第一批上朝站班的,之后太子协助皇上处理政务,大阿哥则被皇上派到兵部行走。
轮到三阿哥的时候,因四阿哥和五阿哥都不够年龄,没人跟他争。他虽不敢明着说想选户部,却在功课上明明白白地体现出来了。
皇上让皇子们自己选题写策论,三阿哥所选题目几乎全与税赋有关,其意不言自明。
朝廷一共有六部,兵部被大阿哥占了,吏部虽然没明说,但太子管得最多,同样不能选。
三阿哥以为除了兵部和吏部,其余四部随他选,谁知半路杀出来一个四阿哥。
而且太子一上来就带着四阿哥与户部接触,显然有意让四阿哥在户部行走。
如果户部也被占去,六部之中就只剩下礼部、刑部和工部了。
礼部穷,刑部得罪人,工部费力不讨好,且都不是实权衙门,三阿哥哪一个也不想选。
原以为有四阿哥横插一杠,户部肯定会被占去,哪知道还有峰回路转的一天。
听说四阿哥带人抬着两筐粮食蔬菜去了毓庆宫,毓庆宫又命人送去了御膳房,三阿哥就知道自己告的密起作用了。
别看老四跟在太子身边,总是替太子背黑锅,其实黑太子黑得最狠的那个人就是他。
从前三阿哥还没看出来,最近四阿哥动作频繁,百密一疏终于被他看出端倪。
他就找到太子告了密,还拿出了老四黑太子的证据,同时向太子示好。
太子听完脸上阴晴不定了好一阵,什么都没说,便端茶送客。
三阿哥吃不准太子的想法,毕竟老四跟了太子几年,就给太子背了几年黑锅。只怕太子用熟了手,不想换。
况且他所告之密,都不是什么大事。
直到听说毓庆宫将老四送来的粮食蔬菜全都打包送去了御膳房,三阿哥才终于放下心。
他知道太子对老四出手了。
眼下正是皇上给他们分派差事的当口,送这些鲜货过去,无疑断了老四去户部的路。
老四敢算计太子,这么多年滴水不漏,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失去户部差事的同时,从太子的围场里划了五十亩地出去种庄稼。
再如何挣扎也是种庄稼,老四多半会被皇上安排到工部的农事司。
谁都知道那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太子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三阿哥以为自己一箭三雕,既得到了户部行走的差事,又拆散了太子和老四的联盟,同时把烫手的山芋扔给老四。
老四进了工部农事司,等于半只脚踏入泥潭,没有太子拉他,恐怕很长时间都要陷在里头出不来。
太子失去老四这个背锅侠,被扳倒不过早晚的事。
奈何这些都是三阿哥以为的,当他如愿被皇上安排到户部行走,情况还没熟悉呢,就接到了一个比山芋还要烫手的差事。
催收秋粮!
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的口水仗还未分出胜负,这么大一个差事就水灵灵砸到他脑袋上了。
他何德何能!
而四阿哥果然去了工部的农事司,得到的差事几乎没有难度。
只是去了解情况?
也太不公平了!
第47章 丰收
皇上并没打算问他们的意思,直接宣布了差事,便挥手让三阿哥和四阿哥退下。
走出殿外,三阿哥和四阿哥都没说话,谁也不看谁,只是闷头走路。
出了乾清门,四阿哥忽然叫住三阿哥,拱手对三阿哥说:“恭喜三哥得偿所愿。”
老四平时寡言,但论气人的本事他称第二,没人敢号第一。
三阿哥站在乾清门口,看了一眼守门侍卫,袖中拳头捏得咯咯响,面上仍是笑着的。
全然一派光风霁月,兄友弟恭的模样,也朝四阿哥拱拱手:“也恭喜四弟喜提美差。”
可不是美差吗,说出来更气了。
四阿哥含笑:“今年春旱,夏天雨水很少,各地麦收情况不容乐观,减产恐怕在五成之上。催收秋粮这事难办,恐怕要费不少口舌。不过三哥口舌够长,这事对别人来说是难事,遇上三哥定然迎刃而解。”
此时两人已然离开乾清门,谈话再难被守门侍卫听到。
当面骂他是长舌妇,三阿哥拳头又硬了,打弟弟要趁早这话没错。
可若在这里动手,刚刚兄友弟恭的窗户纸会被捅破,让乾清宫的人看见总是不好。
三阿哥捏着拳头,气得浑身抖,却见四阿哥忽然掉头往回走,还不忘朝他摇摇手:“三哥先回吧,太子让我中午陪他一起用膳。”
中午一起用膳?难道太子和四阿哥的关系并没决裂,而是将计就计,把四阿哥从户部择出来,换他跳进催收秋粮的火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a href="https:///"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osq.html"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蒹葭是草
下了早朝,康熙留了三阿哥和四阿哥说话:“明年恐怕会有战事,秋粮要加收两成,户部和工部的压力都很大。”
说着看向三阿哥:“老三,朕派你去户部行走,主抓秋粮催收。”
又看四阿哥:“老四去工部农事司,了解今年秋收和旱灾的情况。”
按照惯例,皇子十五岁在早朝站班,半年后在六部领差事行走。
三阿哥刚够年龄,四阿哥还差一些,却因为太子的举荐跟着三阿哥一起站班,一起分配差事。
太子和大阿哥是第一批上朝站班的,之后太子协助皇上处理政务,大阿哥则被皇上派到兵部行走。
轮到三阿哥的时候,因四阿哥和五阿哥都不够年龄,没人跟他争。他虽不敢明着说想选户部,却在功课上明明白白地体现出来了。
皇上让皇子们自己选题写策论,三阿哥所选题目几乎全与税赋有关,其意不言自明。
朝廷一共有六部,兵部被大阿哥占了,吏部虽然没明说,但太子管得最多,同样不能选。
三阿哥以为除了兵部和吏部,其余四部随他选,谁知半路杀出来一个四阿哥。
而且太子一上来就带着四阿哥与户部接触,显然有意让四阿哥在户部行走。
如果户部也被占去,六部之中就只剩下礼部、刑部和工部了。
礼部穷,刑部得罪人,工部费力不讨好,且都不是实权衙门,三阿哥哪一个也不想选。
原以为有四阿哥横插一杠,户部肯定会被占去,哪知道还有峰回路转的一天。
听说四阿哥带人抬着两筐粮食蔬菜去了毓庆宫,毓庆宫又命人送去了御膳房,三阿哥就知道自己告的密起作用了。
别看老四跟在太子身边,总是替太子背黑锅,其实黑太子黑得最狠的那个人就是他。
从前三阿哥还没看出来,最近四阿哥动作频繁,百密一疏终于被他看出端倪。
他就找到太子告了密,还拿出了老四黑太子的证据,同时向太子示好。
太子听完脸上阴晴不定了好一阵,什么都没说,便端茶送客。
三阿哥吃不准太子的想法,毕竟老四跟了太子几年,就给太子背了几年黑锅。只怕太子用熟了手,不想换。
况且他所告之密,都不是什么大事。
直到听说毓庆宫将老四送来的粮食蔬菜全都打包送去了御膳房,三阿哥才终于放下心。
他知道太子对老四出手了。
眼下正是皇上给他们分派差事的当口,送这些鲜货过去,无疑断了老四去户部的路。
老四敢算计太子,这么多年滴水不漏,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失去户部差事的同时,从太子的围场里划了五十亩地出去种庄稼。
再如何挣扎也是种庄稼,老四多半会被皇上安排到工部的农事司。
谁都知道那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太子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三阿哥以为自己一箭三雕,既得到了户部行走的差事,又拆散了太子和老四的联盟,同时把烫手的山芋扔给老四。
老四进了工部农事司,等于半只脚踏入泥潭,没有太子拉他,恐怕很长时间都要陷在里头出不来。
太子失去老四这个背锅侠,被扳倒不过早晚的事。
奈何这些都是三阿哥以为的,当他如愿被皇上安排到户部行走,情况还没熟悉呢,就接到了一个比山芋还要烫手的差事。
催收秋粮!
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的口水仗还未分出胜负,这么大一个差事就水灵灵砸到他脑袋上了。
他何德何能!
而四阿哥果然去了工部的农事司,得到的差事几乎没有难度。
只是去了解情况?
也太不公平了!
第47章 丰收
皇上并没打算问他们的意思,直接宣布了差事,便挥手让三阿哥和四阿哥退下。
走出殿外,三阿哥和四阿哥都没说话,谁也不看谁,只是闷头走路。
出了乾清门,四阿哥忽然叫住三阿哥,拱手对三阿哥说:“恭喜三哥得偿所愿。”
老四平时寡言,但论气人的本事他称第二,没人敢号第一。
三阿哥站在乾清门口,看了一眼守门侍卫,袖中拳头捏得咯咯响,面上仍是笑着的。
全然一派光风霁月,兄友弟恭的模样,也朝四阿哥拱拱手:“也恭喜四弟喜提美差。”
可不是美差吗,说出来更气了。
四阿哥含笑:“今年春旱,夏天雨水很少,各地麦收情况不容乐观,减产恐怕在五成之上。催收秋粮这事难办,恐怕要费不少口舌。不过三哥口舌够长,这事对别人来说是难事,遇上三哥定然迎刃而解。”
此时两人已然离开乾清门,谈话再难被守门侍卫听到。
当面骂他是长舌妇,三阿哥拳头又硬了,打弟弟要趁早这话没错。
可若在这里动手,刚刚兄友弟恭的窗户纸会被捅破,让乾清宫的人看见总是不好。
三阿哥捏着拳头,气得浑身抖,却见四阿哥忽然掉头往回走,还不忘朝他摇摇手:“三哥先回吧,太子让我中午陪他一起用膳。”
中午一起用膳?难道太子和四阿哥的关系并没决裂,而是将计就计,把四阿哥从户部择出来,换他跳进催收秋粮的火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a href="https:///"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osq.html"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蒹葭是草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90217/233742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