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欲文 > 穿越重生 > 从写小说开始 > 从写小说开始 第119节

从写小说开始 第119节

推荐阅读:和朋友的哥哥在一起了全家都有系统,而我是唯一正常人这个Beta不正经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遗珠锦绣安宁Beta保镖不好当啊生活万岁爱后即焚快穿之恶毒女配她千娇百媚

    “就是说啊,之前网上那么多人嘲讽,搞得好像这部剧奇烂无比,只能在视频平台播出了一样,谁知道二月天一出手就是中虞八台,她可太争气了!”
    “网上现在一定很精彩,我倒要看看这群人还能怎么黑。”
    “黑是肯定会黑的,这帮人就没有不能黑的地方,我感觉李翊君也挺惨的,这部剧都没播呢,他就已经被骂过好几轮了。”
    “惨确实有点惨,但是流量来了也是真的,要不是演了二月天的剧,谁知道他是谁啊,我以前都没听说过他的名字,还是因为他当了男主才去稍微了解了一下......”
    两人一路走一路说,路过食堂还进去吃了顿夜宵,正好边吃边聊更有氛围。
    另一边。
    早就在公司摸鱼知道《大明王朝》上星消息的李勤勤,这会激动的劲头已经过去了,她现在正躺在床上,享受着今日份《穿越明朝考科举》的更新。
    这本小说连载到现在,科举考试已经到了最高潮阶段。
    男主曹弘静先是通过乡试成为当年的解元,又在次年的春天参加会试,成为众多学子中的第一名会元。
    又是第一名!
    “这个曹弘静前途不可限量啊。”
    “确实不可限量,这殿试还没开始,他的名字就已经先皇上那里挂上号了。”
    今时不同往日。
    曹弘静早已不是那个出身贫寒,居于一隅的小小学子,他一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走来,每一次都能夺得头名,而每一次的头名,都能助他名气再上一层楼。
    科举考试竞争激烈,考官判卷又是糊名又是誊抄,即使再有本事的人想要次次拿到第一也不是容易的事。
    可是曹弘静偏偏做到了。
    只要这次的殿试他不要发挥失常,那他就是板上钉钉的状元,毕竟六元及第实在难得,古往今来也不过只有一位而已。
    那位六元及第还是出现在明太祖时期。
    如果他们万历年能出一位六元及第,岂不是说明皇帝治下的文教繁盛程度可与太祖时期比肩......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殿试即使还没开始,曹弘静状元之名在众多大臣心中却已是心照不宣。
    好爽!
    李勤勤在床上看着小说,难以控制自己嘴角的弧度。
    这也太好看了吧。
    还有那个什么六元及第,听着就很霸气的样子,古往今来只此黄观一人,现在男主即将成为第二个,还是年纪更小的第二个,多有含金量啊!
    李勤勤迫不及待往后翻了一页。
    新的一章里,男主和众多学子一同进宫参加殿试。
    殿试期间又是一场心理和才学的双重考验,当然,我们的男主没有掉链子,他完美解答了皇帝的提问,并最终如愿获得了状元的桂冠。
    二十岁的状元郎,这是明朝史上最年轻的状元郎,也是有史以来最俊俏的状元郎,如果不是为了六元及第的名声,皇帝甚至想要给他个探花当当。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曹弘静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绯色大红袍,打马游街,气派非凡。
    京城的百姓早就听闻了这位状元郎的事迹,此时街边挤满了人群,都是盼望着一睹他的风采......
    李勤勤看完小说新章,心情已经激荡到了极点。
    “居然没了,根本不够看啊!”
    她嘟囔着点进了评论区,果不其然,评论区的读者们也几近疯魔了。
    -啊啊啊啊啊大大怎么就完了!!!!
    -好会写好会写,看的我都想穿进去考科举了哈哈哈哈。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这诗写得太好了,一句话就把状元郎的人生巅峰总结出来了。
    -我也觉得,这诗好美,看作话大大说,这首诗是唐朝一个叫李白的诗人写的,感觉大大好严谨,居然连一首诗的来龙去脉都有故事。
    -怎么能停在这里,大大你是想让我晚上睡不好觉吗,赶紧再写两章发出来啊球球了!
    -要是再写两章,大大今晚就该睡不好觉了嘿嘿。
    -死贫道不死道友,大大的死活我已经管不了了,我只想看文。
    -有没有人觉得大大很会渲染情绪,从金銮殿传胪唱名到后面钦点状元,再有状元带领一帮进士拜谢皇恩,打马游街.....每一环都写得精彩绝伦,我看的时候心跳都跟着加快了!
    -其实就是写出了阶级的差异,因为他是状元,所以他的待遇比其他进士高,无论做什么,他都是第一个,要不就是带头的那一个。
    -好像有道理。
    *
    今晚注定是个不眠夜。
    喜欢看《穿越明朝考科举》的读者们,都在因为今晚男主中状元而兴奋,而那些时刻关注《大明王朝》消息的人,也因为这部剧登上了中虞八台而情绪起伏。
    tk影视区的老猫没有放过这个热点,几乎是中虞八台那边刚放出《大明王朝》的初版预告,他就立刻转载到了自己的频道里。
    作为影视区的大博主,自从下午转载《大明王朝》预告到现在,他视频下方的评论区已经被形形色色的网友留言占满了。
    喜欢这部剧的人都在扬眉吐气,不喜欢这部剧的人都在抨击中虞八台的堕落。
    -我看中虞也是要走下坡路了,这些年是越来越离谱了,什么剧都敢收,你还记得你是国家级电视台吗,你还有一点身为国家级电视台的格调和尊严吗?
    -除了老年人现在还有几个人会看电视啊,别以为上了中虞八台就有什么了不起的,等到时候收视率就出来就知道哭了。
    ......
    莫芸和杨卉没有说错,网上这帮人果然死鸭子嘴犟,想让他们承认自己的问题那是不可能的。
    得知《大明王朝》上了中虞八台后,他们丝毫没有对这部剧改观,反而改怨起了电视台,嫌弃电视台什么烂剧都收。
    “你看看我就说吧,这群人搞笑死了”,杨卉吃着串串将手机上的留言递给杨卉看。
    莫芸随意瞟了眼,顿时嗤笑出声:“用不着管他们,我看他们就是嫉妒,《大明王朝》被中虞买走了,他们心里应该难受死了。”
    这帮人就是看二月天不顺眼,但凡二月天有个什么好事,他们就立马跳出来唱衰,如果二月天身上出现什么不好的舆论,那他们更是喜出望外,恨不能第一个出来将她踩死。
    “一群小人!”
    杨卉对着手机努努嘴。
    “哈哈哈哈哈”,莫芸被她逗笑了,杨卉不会说脏话,她所能想到最恶毒的话,也不过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这话在莫芸听来毫无杀伤力。
    “笑什么笑”,杨卉有些羞恼,“不过,我觉得这个老猫还挺不错的,好像二月每次有什么电视剧上映,他都会剪视频宣传。”
    这个人算是二月天的老粉了。
    莫芸不赞同:“他哪是帮二月宣传,根本就是为了蹭热度好吧,你看看他前面几个视频的播放量,再看看这个《大明王朝》的视频你就知道了!”
    她可是一直记得,最开始《武则天》放出预告片的时候,老猫是嘲讽的最厉害的那个,甚至发了一个视频还不够,他还专门做了两个!!!!
    直到后来《武则天》大火,这个老猫才转变立场,突然做起了《武则天》剧情分析类视频。
    说到这个莫芸就很气愤。
    一个喷《武则天》的博主,后面居然靠着解析《武则天》狠狠吸了一波剧粉,还突破了五百万粉丝大关,成为tk影视区首屈一指的大博主。
    “真是气死我了!”
    莫芸叭叭叭说了一通,说得口干舌燥,总算把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可是,这也很正常吧”,杨卉却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许一开始他确实不看好《武则天》,后面等《武则天》播出,他看了剧发现自己判断有误,所以他就及时改正,做起了安利向的视频......”
    在莫芸快要杀人的目光中,杨卉止住了话头。
    “不说了不说了。”
    第106章
    “你的小说是不是快完结了?”
    蜉蝣和清风来许莺家里做客, 聊着聊着就说起了《穿越明朝考科举》。
    “应该没有吧,我感觉不像是完结的样子,倒像是一个新的开始”, 清风否定道, 她看文的时候,丝毫没有感觉到二月笔下有任何想要完结的气息。
    那个写作方式,仿佛男主入职翰林院还只是个最底层。
    许莺端着咖啡递给两人。
    “你说的对,考中状元入朝为官只是个新的开始”, 宦海沉浮同样有意思, 许莺既然写科举文了,索性连同后面当官搞基建一起写了。
    “哇哦”, 蜉蝣感慨着从沙发上站起来, “你这么说的话我可要看看了。”
    《穿越明朝考科举》她到现在都没看过,因为她对这种主角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文不感兴趣。
    她对于这本小说全部的了解,仅来自于踏雪论坛中网友们的只言片语,现在看来,她被那些评论给蒙蔽了, 这本小说根本不是大家想得那样。
    主角按部就班考科举晋升她不喜欢, 但是主角要是搞什么阴谋诡计,那她高低得欣赏一下。
    “看吧, 但是不要跳过前半部分直接看后面”,以清风对蜉蝣的了解, 她说不定只会看自己感兴趣的片段。
    这本来也没什么,奈何她本人觉得《穿越明朝考科举》前半部分同样精彩, 实在不想有人对此心怀偏见。
    蜉蝣嘿嘿一笑:“还是你了解我。”
    她确实是这么打算的。
    “随便你,想从哪看从哪看”,许莺倒是无所谓。
    “不可以, 蜉蝣你一定要从头开始看!”
    清风态度一反常态的强硬,比许莺这个作者本人都强硬,面对喜欢的东西,她是不容许别人有丝毫的亵渎。
    “知道了知道了,我回头一定从第一章开始看起行了吧!”
    *
    宦海沉浮不好写。
    许莺写起这部分内容,码字速度明显比从前慢了不少,以前她一晚上能写三章,现在一晚上至多只能写两章,很多时候两章都写不完。
    夜深人静,她坐在电脑前揪着自己的头发,有些怀疑自己为什么要这样为难自己。
    可是打开飞鸿,看着《穿越明朝考科举》的评论区,读者们都在期待后文,她又觉得一切似乎都是值得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99518/262869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