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推荐阅读:11字谜案沉默的巡游希望之线疾风回旋曲尸潮罚酒饮得宿敌就是妻子死火山[犬夜叉] 情迷意乱[排球少年同人] 阴暗宅被宫侑抓包

    共犯自白为何萌生杀意的段落中,作者回收了很多伏笔。其中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某个旁人看来无关痛痒、却让共犯决心跨出那一步的事件(该伏笔出现两次,第一次在开头的烤肉会上,第二次在故事中段的酒吧里)。之后回顾案发当天的行动,作者不仅将总复习提到的疑点一次解决,更将不久前才放出的线索(金条),和读者可能已经忘掉的伏笔(烤肉会结束,某户人家回到别墅发现门没有锁)兜在一起,令人大呼过瘾。
    故事看来到了尾声。但剩余不多不少的篇幅,又让推理小说读者有所期待。
    作者也确实留有一手,准备了个别出心裁的反转。
    观点运用带来的惊喜
    小说中采用某人物的观点叙事,该人物可以隐瞒实情,但不可以说谎,这是作者跟读者签下的契约。举例来说,人物a周六去泡温泉,周日逛百货公司。在故事中他可以不提周六的行程,但不能说自己周日整天在家睡觉。
    本书主要以鹫尾春那的观点叙事,因为她确实不是桧川大志的共犯,所以表现出“想要知道真相”的样子并无不妥。而作者正是利用这种观点建立出来的信任感,给叙事者一道“免死金牌”,然后在故事尾端补上最后一块拼图,制造惊喜。
    所有反转都需要伏笔,不然读者是不会信服的。 第十三章在酒吧,加贺提到大家收到那封写有“你杀了人”的信,表示可以理解成“你们所有人都曾经夺走过某人的性命”,鹫尾春那听到时连忙“调整呼吸”。虽然在那之后立刻用“医疗疏失”解释自己可能真的害死过人,但知道真相后再回顾这一段情节,不难想像鹫尾春那当时真正的心情。
    加贺最后揭露真相,主要是靠两个未解的疑点:桧川大志和共犯证词的矛盾、以及消失的刀。除此之外,有些设计虽然无法用来戳破谎言,但可以让剧情相连,前呼后应。比如鹫尾英辅的手表、山之内静枝的幽会对象、鹫尾春那被叫去拿蛋糕的原因、以及鹫尾英辅陈尸周围的血迹状况。鹫尾春那甚至在加贺问到血迹时,担心“自己的回答有没有错误”。这样实际上隐含另一层意思、带点叙述性诡计味道的伏笔,回头来看非常漂亮。
    大概从见到加贺的那刻起,鹫尾春那就有预感罪行可能会瞒不住。也因此,学姊金森登纪子说过的那句话才会像咒语一样,直到故事最后都挥之不去。
    在加贺面前,谎言是无所遁形的。
    (全文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eyuwen.com/book/99798/263333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eyuw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